幸福的原生家庭,是一个人一生的底气。
这句话是我这几年来,体会最深刻的。
这两天,翻译天才金晓宇的故事在网络中刷屏。
看完那个故事,除了默默在购物车里添加了几本他翻译的书,
更多的是让我联想到这句熟悉而又陌生的话。
金晓宇是一个悲情的故事,但故事背后的力量,
却来自于他的父母,他的原生家庭背后爱的力量。
昨天看《人物》采访马东,他提到了一年的关键词:行。
我想也很适合来为新的一年做一个新的注脚。
行字的背后,更多的是一种态度,
还有态度之后的行动。
行,怎么都行,一定行,肯定行。
但其实生活中,常常会遇到那种不是自己想做,
但又必须得去做的事情。
我想这样的事情太多了。
但如果是属于自己的行,那就一定是自己想做,也一定该做的事情。
那么,还是那句话,行就做,做就尽量做好。
如果实在不行,那也没关系,诚实面对自己,也是一种态度。
我想,对于金晓宇来说,在他的字典里,也许就没有不行。
他的确需要这样的倔强,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出口。
很多时候,我们忙忙碌碌,也只是为了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出口。
这种出口有很多种形式:情感出口,情绪出口,行动出口,甚至灵魂出口。
告诉自己:行。其实也是为自己的出口铺路。
我们很喜欢看喜剧,看脱口秀,觉得心情舒畅。
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关于喜剧的底层哲学思考。
所有的即兴喜剧都有一个核心价值:对当下的满意。
也就是类似于英文的 yes and…..
无论面对什么,都首先告诉自己:对,然后再去进一步思考。
而事实上,它背后的哲学模式就是:关注当下。